QQZB

您的位置:

首页 > 篮球战报 > CBA
乔丹贝尔:CBA外援的另一种用法

CBA

CBA春晚辽粤大战以辽宁本钢戏剧性的绝地翻盘告一段落。在歌颂辽宁队不服输的斗志之余,广东队对于阵容的“科研”一度让他们有机会赢。

和常规赛1胜3负被阵容更强的辽宁队摁着打的情况全然不同,广东队G2、G3反倒是牢牢控制比赛主导权的一方。如果我们以控制变量的思维去看待其中的差异,你会发现乔丹-贝尔是多出来的那个变量,他一度改变了辽粤大战对局的平衡。

贝尔罚球线作为中轴策应传导成功之后,看看场边杨鸣指导都快被气疯了,你就知道贝尔到底给辽宁队制造了多大的麻烦

单看数据,贝尔系列赛5场场均6.6分6.8篮板4.4助攻,并不是世俗意义上大外援应有的样子。但篮球比赛不纯以数据论英雄,场均三单并没有完全展现贝尔高级的比赛内容,以及由此带来的战略价值。

大家在这轮系列赛之后都开始把乔丹-贝尔叫作追梦-贝尔,原因在于他就像追梦之于勇士一样,作为小阵容的内线核心,通过接应和传导球打开了实现五小阵容的通道。

当然,经过勇士队这么多年对圈内圈外的启蒙教育,小阵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但想要实现所谓的五小,却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五小并非单一个“小”字,所谓的“小”背后所囊括的是快速的传接、适时且精准的出球/跑位、严丝合缝的轮转等等一系列需要对体系有足够理解才能驱动的元素。

杜锋指导曾经也尝试过用黄明依打五号位去启动五小,配合广东队擅长的全攻全守,但效果并不算理想。一方面是年轻的黄明依作为内线的身体机能显然还不足以承受出任五号位的消耗;另一方面也在于,他还不理解自己在体系里的定位,不清楚一名优秀的小球五号位应该在何时出现在什么位置做些什么事情。

而在勇士体系里浸淫多年的贝尔对这些事情门儿清,甚至不需要太长的磨合时间(今年3月中旬加盟,常规赛只打了9场),贝尔已经让杜锋指导理想中的五小阵容落地,并且在辽粤大战的最高舞台上创造巨大价值。

张皓嘉在G4前三分球命中率一度超过70%,这其中跟贝尔的发牌很有关系

在这轮辽粤大战之前,都说莫兰德是最好用的强队大外援,现在这个称号也许是要改一改了。当本土后卫有足够的质量时,我们对于大外援的定义就不再是大卫-詹姆斯、萨林杰那样纯粹的砍分机器,而是一把能解决多种问题的瑞士军刀。

小球内线的三件套——防守、反击、弧顶发牌。贝尔通过这三件事情将球队的各个方面串在了一起,帮助广东男篮在轮换阶段产生了新的变化,而这份变化又提升了广东男篮轮换阶段的竞技强度,争取到了比赛的主导权。

广东队常规赛的轮换阶段,少有打出来这么轻松写意的流畅进攻

贝尔的篮板+推进,让广东队在高强度对局的轮换阶段也能保持全攻全守,以往他们只有“守”,离了小外援就没有“攻”

张镇麟整个系列赛的低效,除了首发阶段没法打周琦之外,轮换阶段也惩罚不了五小,而贝尔提供的协防至关重要

按理说,广东队下了周琦之后,他们不应该再对辽宁队有任何对位上的优势。

但贝尔改变了这一切,G2、G3的大部分时间,贝尔领衔的五小阵容都在摁着辽宁队打——这件事情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广东队可以在不使用周琦的前提下,于轮换阶段压制辽宁男篮的体能红线,这就给了周琦宽松的休息时间。

如果没有贝尔在中间给徐杰倒一手,帮他摆脱赵继伟的贴防,就不会有后面强攻张镇麟怒吼吃T那个颇具气势的进球

要知道,在G4之前,周琦场均打不到27分钟,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如杜润旺多。而这意味着辽宁队时刻要在第三、四节的决胜时刻,面对一个满血满蓝的大魔王,压力可想而知。

在不降低强度的同时保护周琦的损耗,这是广东队引进贝尔的动机,而贝尔把这份工作完成得非常漂亮。

即便是在G4广东队惨败辽宁队的分水岭,贝尔在巨大的压力下仍然交出了满分的表现。

G3李晓旭的意外受伤逼迫杨鸣指导启用了付豪+刘雁宇的机动性组合,对此准备不足的广东队被打了措手不及。杜锋指导尝试启用砍分爆发力更强的沃特斯在乱战中取得平衡,而沃特斯的上场无疑压缩了贝尔领衔的五小阵容的出场时间,这是贝尔遇到的第一重压力。

第二重压力则是,沃特斯的进攻没有打起来,广东队遇到进攻卡壳的困难,此时杜锋指导换上贝尔,但不是他熟悉的五小组合,而是同周琦一起打双塔。

和周琦一起出场,意味着留存在场上的后卫和投手数量减少,相应的整个进攻组合的速率、空间都会被压缩。也意味着贝尔擅长的弧顶手递手和圈顶发牌会大量减少,舒适区在离他远去。

但贝尔没有被苛刻的条件束缚住手脚。相反,贝尔的思路极其清楚,在不具备弧顶发牌的条件下,他并没有一味的沉溺于当个策应中锋,反而是因势制宜,转换了自己的角色,完成了沃特斯没有做到的工作。

杜锋想让沃特斯打开的进攻闸门,反倒是靠着贝尔拧开了。他上场后搭配周琦的第一回合,就在罚球线通过强攻动作打到防守腹地,吸引防守后分球给篮下的周琦破荒,惩罚了辽宁队掩护后换防的策略。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也由贝尔的强攻主导,只要辽宁队在广东队呼叫挡拆后执行换防的策略,贝尔都会在罚球线吃掉比自己矮小的防守人,充当进攻便秘的广东队的开塞露。

在杜锋尝试用贝尔+周琦打双塔的这段时间里,广东队从24-39打到了30-46,而这增加的6分,全部和贝尔有关。

广东队在G4上半场一度有机会将局势打回来,而在这段追分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分数都和贝尔有直接和间接的关联。

从双塔换回小阵容之后,广东队从30-46打到了34-49,这4分由贝尔的反击2分+罚球线强攻2分获得。

随后,杜锋又拿上周琦打双塔,随后广东队将分差缩小个位数。43-52,这得到的9分里贝尔占了3分,周琦4分。而周琦的4分,又和贝尔有关。

周琦之所以能在这个时间段靠着身高冲击篮下打出反扑势头,其实背景是贝尔在场上顶住了压力,给周琦争取到了补血补蓝的时间,就像G2、G3的分工一样。

G4下半场开局9分的分差告诉我们,局面实际上只能算是四六开甚至五五开,如果不是广东队在防守端丢了太多不该丢的分,两队几乎是以平行的状态开启下半场的激战。

而周琦和贝尔的双塔作为下半场的首发出现在场上,也说明杜锋看到了这对组合的效果。

但就在这时候,杜锋似乎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主动用沃特斯换下贝尔,动机也许是“追分要用小外援”这样的思想钢印。然后,广东队的进攻并没有在沃特斯的操持下有什么起色,原本刚提起来的强度又崩盘。

你很难不产生这样的联想,如果当时杜锋继续信任贝尔而不是沃特斯,事情会不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因为后续的比赛,贝尔再上来的时间段,他在一对一方面可以做到压制莫兰德,从47-69到53-76的时间段里,广东队拿到的6分,又全部和贝尔有关。

“用小外援打开进攻”的思想钢印在辽粤大战G5的“生死局”再现,周琦缺席的连锁反应让杜锋孤注一掷。贝尔的出场时间因此被压缩到不到11分钟,但得到的结果是沃特斯以30.8%胡射了一整场比赛,观感极差。

我不是说广东队G5多用贝尔就一定能赢。但很明显的一件事,用“小外援上大分”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场合。

大家都说CBA外援要用得分王的类型,但实际上这更像是思路上的惰性。

当我们翻看本赛季CBA的得分榜时,你会发现得分榜前10的外援大部分都在所谓的弱队打球。即便是深圳这种打到季后赛八强的队伍,阵容拿掉萨林杰之后也完全不能看。

而这并不应该是一支“健康”球队应该有的样子,在这些只懂得让外援一味得分的球队里,外援更像是提升短期成绩的兴奋剂,而不是提高长期体系质量的催化剂。

场均33.3分的高登有改变四川金强体系的底色吗?得分如砍瓜切菜的大卫-詹姆斯也并没有令天津队得到什么化学反应上的提升。就算是上海久事这种相对成熟的队伍,培根上场之后也只有无尽的单打独斗而不是整体的齐头并进......

不管是辽宁的莫兰德,还是场均三单的贝尔,数据都落后于上述球员几条街,但比赛内容却领先他们一个档次。这固然有广东/辽宁有胡明轩/徐杰/赵继伟这种高水平的本土球员能够撑起后卫线,让贝尔/莫兰德可以少干点活儿的事实。但同时也和球队选材的严谨、对于体系的理解足够深刻、日常训练比赛对外援不放松要求等等细节有关。

季后赛之前,贝尔只和广东队磨合了9场常规赛,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新球员融入体系的过程。而能够在短短的磨合期结束后就彻底融入球队,说明广东队真正懂得如何使用贝尔,清楚他的价值在哪里。

两个规格一样的零件只能卡壳,互补的齿轮才能即插即用,磨合轮转。

如果本土后卫有足够的能力,或许外援也可以让出球权,成为配角?

这也许能给CBA球队怎么使用外援一些新的启发。同时,国家队也一样。

当我们总是嚷嚷着应该归化一名得分王小外援的时候,有想过我们真的把李凯尔用好了吗?

当NBA赛场作为万金油的李凯尔,却在国际赛事以单打得分手的姿态示人时,我们真的找到了李凯尔的最佳使用方式?

当然,我无力反驳——“因为本土后卫不行,所以李凯尔才要连持球的工作都要包圆了”——这样的事实。

可是说实在的,如果我们从根子上就不相信走“正道”能到终点,漠视走“正道”的价值,那所有人想的都是怎么抄捷径了。

而这带来的后果,也许比一次两次输球更加可怕。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厂村体工队”看看,有更多NBA、CBA相关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顶部